关注数学发展弘扬科学精神

关注数学发展,弘扬科学精神,专注数学科普

您的位置:主页 > 前沿资讯 > 2020.10.05: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2020.10.05: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作者:数学经纬网发布日期:2020-10-05 20:13浏览次数: 来源:原创

目录

1.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2.刘建亚教授讲述“素数的故事”

3.科技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4.为什么数学是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5.南开数学百年专题纪念网站正式上线!

6.概率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2020.10.05: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在9月25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并重点阐述了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专访学者中,袁亚湘院士就科学家精神,科技人才的重要意义以及科技的发展等问题展开自己的回答。

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有着爱国、奉献、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勇攀科学高峰等精神气质。

科学研究是艰苦的、漫长的、孤独的,要以全身心的专注之心与奉献之心去刻苦钻研,要经受住各种外在诱惑,要舍得投入自己的全部时间与精力。

科技竞争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基础研究,关键是营造一个适合广大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

查看原文:

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二、刘建亚教授讲述“素数的故事”

 2020.10.05: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1周年纪念日,为礼敬先师、弘扬数学文化、传承数学思想,中国数学会联合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等邀请刘建亚教授为大家献上题为“素数的故事”的网络科普讲座。

刘建亚教授用讲故事的方法,首先以元素周期表为例解释了素数在所有整数中的重要地位;后以果园的例子来比喻素数问题,讲解了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等著名例子,并且形象的将Langlands纲领、自守形式、自守表示等表示为摘果所需要搭建的高塔;最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关于素数分布的一些简单又著名的猜想,包括Dirichlet定理,Hardy-Littlewood猜想等。

这次竞赛有诸多猜测吸引着大家,例如来自香港仅仅只有12岁的2号选手Tsz Fung Chui能否打破由陶哲轩创造的纪录—史上最年轻的金牌得主;美国16岁天才选手Luke Robitaille以及已经成为日本领队的传奇人物高谷悠太,这两位曾经的纪录破坏者能否带领队伍再次证明自己;人大附中与上海中学的陈泉霖和蒋天泽这两位同学与来自中国队六名选手,被称为是火星撞地球的同台竞技。

这次竞赛有诸多猜测吸引着大家,例如来自香港仅仅只有12岁的2号选手Tsz Fung Chui能否打破由陶哲轩创造的纪录—史上最年轻的金牌得主;美国16岁天才选手Luke Robitaille以及已经成为日本领队的传奇人物高谷悠太,这两位曾经的纪录破坏者能否带领队伍再次证明自己;人大附中与上海中学的陈泉霖和蒋天泽这两位同学与来自中国队六名选手,被称为是火星撞地球的同台竞技。

查看原文: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蝉联总分第一,俄罗斯第二,美国第三

三、科技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2020.10.05: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中国科学报》采访了6位科研人员,其中袁亚湘院士强调了加强基础研究的作用。党和国家深刻洞察到当前面临的诸多“卡脖子”问题本质上是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袁亚湘院士强调纯粹的基础研究,比如量子、类脑科学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以及纯数学研究等,虽然并非马上能够应用,但对于实现带动学科发展,做出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原创基础研究,实现真正的国际领跑有重要意义。

查看原文:

科技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四、为什么数学是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2020.10.05: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乔治梅森大学的新生致辞中,丽贝卡·戈尔丁传递了一个数据: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36%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时间里批判性思维并未显著提高。戈尔丁解释说:“这些学生很难区分事实和观点,也很难区分原因和相关性。”

之后戈尔丁给出了一些建议:“多修一些数学和科学课程。我认为定量思维是处理我手头信息的最佳工具”。戈尔丁结合自身经历表明了数学所学对于自己的思维影响,强调数学推理和研究不仅用途广泛,而且令人愉快。

查看原文:

为什么数学是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五、南开数学百年专题纪念网站正式上线!

 2020.10.05: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南开大学数学学科?在1920年由姜立夫先生创建时,曾号称“一人系”。而在历经百年的风雨中,已由最初的“一人系”,发展为数学科学学院、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组合数学中心三位一体的数学重镇之一,期间培养了以陈省身、江泽涵、申又枨等为杰出代表的大批优秀数学人才。

姜立夫先生对于南开数学科学的建立具有重大贡献,在南开大学数学学科建立100周年暨姜立夫先生诞辰130周年时,南开数学学科百年专题纪念网站正式开通上线。

查看原文:

南开数学百年专题纪念网站正式上线!

六、概率论的起源与发展

 2020.10.05:袁亚湘院士:科研立足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必须有的放矢

概率论的起源,居然与欧洲贵族间的赌风盛行有关?

当掷骰子遇到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法国数学家费尔马以及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于是概率论便诞生了。

查看原文:

概率论的起源与发展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雨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