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干隆、嘉庆年间(1736—1820)兴起的学派,以讲究训话考据为特色,致力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因以汉儒经注为宗,推崇东汉许慎、郑玄之学,又称之为汉学派。初时以校订经书为主,后扩大到史籍和诸子,开始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制度等。
干嘉学派主要分为以惠栋(1697—1758)为首的“昊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两大支。
1773年开设四库全书馆,辑录《永乐大典》,保存佚书和征集私家藏书,于1787年编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其子部第十七为天文算法类的“算书之属”25部。此外,在子部第十六天文算法类的“推步之属”中也包括一些数学着作。这些书是由当时任纂修兼分校官的戴震等人负责校勘和编写“提要”的。其中的《周稗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经算术》经戴震本人详加校勘,改正许多误文夺字,对学者很有帮助。其他被校勘的算书还有《海岛海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缉古算术》、《数术记遗》和《数书九章》、《益古演段》、《测固海镜》等。随后,李清、李锐等人又对其中一些算书进一步注释或做“细草图说”,逐渐形成一个研究传统数学的高潮。
图一 惠栋
图二 戴震
一些数学家还有所发明创造,例如焦循关于四则运算基本定律的总结,汪莱关于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李锐关于高次方程系数符号变化规律等等。同时,阮元和李锐等人编写了一部天文数学家传记—《畴人传》(1795—1810),收集从黄帝时期到嘉庆四年(1799年)已故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270余人和明末以来介绍西方天文数学的传教士41人。这部着作全由“掇拾史书,荟萃群籍,甄而录之”而成,依靠第一手原始材料,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干嘉学派对古籍和史料的整理有较大贡献,后来随着西方科学第二次输人而衰微,但其影响长期存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雨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